烟月可知人事改

让人困扰的不是如何随意表达短暂的激情,而是如何宣告真正而持久的爱

汝为欲望,吾为蜜蜂

昨天说到要谈这本书的,那今天就来完成吧。

最近读完的一本关于科普书,《植物的欲望:植物眼中的世界  The Botany of Desire》,作者是美国的迈克尔·波伦,书中分别介绍了四种植物,四种被人类驯化了的品种:苹果(水果)、郁金香(花卉)、大麻(医用植物)和土豆(农作物),作者又将其作为人类四种欲望的代表:甘甜、美丽、陶醉和控制。

身为人类,或多或少,都有一种优越感,特别是面对植物的时候。进行园艺或是耕种活动的时候,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园地里哪个物种可以茁壮生长,而哪个物种将寿终正寝——人类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这种感觉:我们的力量超越了自然,仿佛全能的上帝一般,为某种植物定下最终裁决。

但在进化之路上,植物远远走在人类前面,对于植物将阳光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食物供自身使用这点来说,人类就很难想象——太阳能驱动的人类,听起来就十分科幻。此外,植物能使役各种动物为其授粉、携带种子,而这之中也包括了人类: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移动、能进行思考和交换复杂思想的动物。对于地球上的某一部分人来说,他们一生中花在传播另一物种的基因上的时间,远比传播他们自身基因的时间要长得多。这么一想,我对这位走在进化之路上的前辈,生出了些许敬佩之心。

作者在书中提到了“coevolution 协同进化”一词,这一现象举例来说就像传粉昆虫与植物的关系(昆虫获得食物,而植物获得交配的机会),蚜虫与蚂蚁的关系(蚜虫获得蚂蚁的保护,蚂蚁获得食物—蚜虫的蜜露),昆虫和内共生菌的关系(两者相互获得生活必须的特殊的营养物质)。在选择彼此作为欲望客体的同时,它们亦是欲望的主体。作者通过蜜蜂与花朵联想到对于植物来说,人类或许也是一种蜜蜂。这稍微让我想到了关于萝卜的选择的一个故事,以及《人类简史》一书中提到的关于小麦对人类的影响:

萝卜的选择:萝卜有机会选择自己尝起来是甜还是苦。选择变苦的萝卜,人类不会吃它,虽然眼下暂时延续了自己的生命,但对于萝卜来说,也失去被人种植的机会,久而久之销声匿迹了;选择变甜的萝卜,人们觉得好吃就会尝试着去种植并不断改良,以求培育出更多更甜的萝卜,萝卜借助人类之手,不断地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。

《人类简史》小麦的影响:①身体:智人的身体演化目的不是为了从事农业活动,我们适应的活动是攀爬果树、追逐瞪羚,而不是弯腰清理石块、努力挑水。于是,人类的脊椎、膝盖、脖子和脚底就得付出代价。研究古代骨骼发现,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后出现了大量疾病,如椎间盘突出、关节炎和疝气。此外,新的农业活动得花上大把时间,人类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。“驯化 domesticate”一词来自拉丁文“domus”,意为“房子”,但现在关在房子里的不是小麦而是智人。以谷物为主的食物不仅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不足、难以消化,还对牙齿和牙龈大大有害。

②民生经济:比起狩猎采集者,农民的生活其实比较没保障。采集者有几十种不同的食物能维生,就算没有存粮,遇到荒年,只要其他物种多采、多猎一点,就能补足所需的量。但一直到最近为止,农业社会绝大多数饮食靠的还是寥寥无几的少数几种农作物,很多地区甚至只有一种,故而,如出现缺水、蝗灾等,可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。

③社会治安:需要土地才能耕种,如果被抢走土地就无法维生,所以在此事上没有妥协的余地。过去,如果采集者的部落遇到较强的对手,只要撤退搬家就行。虽说有困难和危险,但至少是个可行的选项。而对农民来说,撤退就意味着放弃土地、房屋和存粮,很多时候这几乎注定了饿死一途。

所以,到底是我们培育了植物,还是植物在培育我们呢?

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:不理解花朵,就不可能理解美的吸引力。因为正是花朵,其吸引力作为一种进化策略而出现,在远古的那一刻,首先给这个世界展示了美的观念。同样,如果没有植物产生出的有着特定分子的化学物质,来打开我们脑中掌管愉快、记忆乃至出类拔萃之感的机制,我们就无法培育出“陶醉”这种欲望。

世界上有多少种花是出于“供人观赏”这种目的而被培育出来的呢?原本是野外不起眼的花朵,经过人类的改造,繁育出数目众多的品种,成为人们捧在手中、插在瓶中的观赏品,或是市场上售额达到成百上千的昂贵商品。被照顾,被养育,被保护,被延续,植物操纵着我们,我们是如此愚痴的动物!但为何我们的心中是如此地喜悦?植物展现我们以花朵形态美的同时,也让我们意识到某种花并非是自然的选择,而是出于人为,出于“花朵为我而开”的目的存在于世——让人陶醉于这种“身为人类”的满足感,不也是一种美妙异常的精神感官刺激吗?

今天大概就写到这里,关于四种植物几乎没有谈到,之后有机会再写一写吧。最后,想谈一谈这本书最让我有好感的地方,就是它的致谢,是能让人感受到真诚的一篇致谢。大多数我看到的致谢,无非是短短的一两句话,“感谢我的丈夫/妻子xxx以及我的孩子xxx”,偶尔能看到提及了自己的编辑并表示感谢的。而这本书,作者的致谢,写了两页,提到了很多人和一些工作单位,感谢他们在自己著书时提供的帮助和鼓励。乃至于本书的参考书目,也并非是单纯地罗列资料,某些书目之后还附上了短短的几句评论和建议,从这些细节来看,我就觉得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,作者是真的非常细心也非常用心,并且也希望每一位读过此书的人都能从中获益。

评论(1)
热度(18)

© 烟月可知人事改 | Powered by LOFTER